《易經》系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2023年4月6日星期四,2022級風景園林一班以“百班百品”的深入開展為契機,進行了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太極拳的學習。

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内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在我校——伟德官网bv中的武術套路課程中也對其開展相關教育。

正腰、收颚、直背、垂肩,風景園林一班全體成員随着副班長苗晨露的演示做出動作。大家将手舉起,成抱拳禮動作,“起勢”,我們不緊不慢地放下雙手,邁開左腿,連貫而不失節奏地運動,全身柔綿而有力地開始擺動,每一個關節靈巧地配合着,身心傾聽着名為大自然的悠揚的樂曲,雙手如同遊雲一般舞動着,在柔和的動作中也藏着幾分剛勁,雙手握拳,轉腿,向前緩緩沖拳,推掌,更讓沉浸其中的我們覺得正在全神貫注地将混沌的天地分開。盡管有很多班級成員是第一次接觸太極拳,但在同學們的相互幫助下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随人難近,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跟随沾粘不丢頂。”中華民族的先人們總結出了太極拳的動作要領,并将太極拳所承載的文化、哲理、和對未來子子孫孫的期盼寄托在我們身上。作為青年一代,我們将不斷曆練自己,在精神上、在肉體上,我們将繼續聽從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為黨和國家貢獻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綿薄之力,正如太極拳一樣,“四兩撥千斤”,以柔和的拳法,消滅一切妄圖不利于我國家和人民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