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學院動态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态 >> 學院新聞 >> 正文

防範電信詐騙

發布日期:2023-04-25    作者:建築學院辦公室     點擊:

1.什麼是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手機短信、電話、網絡電話、互聯網等傳播媒介,以虛構事實或隐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為(又稱非接觸性詐騙或遠程詐騙)。

電信詐騙識别公式

人物-無法準确确認對方身份

溝通工具-電話短信網絡等聯系見不到真人

要求-彙款、轉賬 詐騙

如果遇到上述情況,請及時報警!

2.為什麼會上當

盲目自信:我不會上當,因為我聰明。其實你錯了,騙子手裡的劇本價值幾十萬元,很多都是找專業的心理學從業人員精心編寫的,騙你沒商量,你很容易按照騙子的思路成為劇中人。

缺乏常識:我不會上當,因為我不貪财,不相信天上掉餡餅,你們不用和我講。其實你又錯了,每個人都有認知盲區,不要輕信自己的直覺思維,你需要多學習反詐知識才能識破種種騙局。

人性的弱點

恐懼 貪婪 盲從 愛心 善良 信任 自信 無知 輕信 希望

3.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

騙術1:刷單類詐騙      

犯罪分子在各種社交軟件裡(如微信群、QQ群)發布幫助淘寶商戶刷信譽度的兼職信息,并以高額傭金為誘餌,誘使受害人刷單後返提成,受害人刷單金額較大時,犯罪分子就會以系統卡單、系統錯誤需激活賬戶為由,要求受害人繼續加大投入,最後将受害人拉黑不再退款。目前也出現了無需做任務,直接讓受害人在微信群或QQ群中掃碼支付的刷單詐騙手法。   

警方提示:

1、當通過網絡平台找工作或兼職時,不要有貪圖小利和輕輕松松賺錢的心态。

2、如需兼職一定到正規平台或者中介公司,簽訂合法勞務合同。

3、網絡刷單本身就屬于違法行為,切勿掉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騙術2:代辦信用卡、貸款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網絡廣告、群發短信、紙質廣告等形式,發布代辦信用卡、信用貸款等信息,以支付手續費、預付利息、刷流水等名義實施的詐騙;或索要受害人的身份信息、銀行賬戶、銀行卡預留手機号,層層設套竊取銀行卡密碼和驗證碼,通過網銀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卡内資金轉走。

警方提示:

1、辦理信用卡、貸款務必通過正規渠道,不要貪圖方便心存僥幸,對網絡上的平台廣告要加以甄别;

2、一切先行繳付手續費、保證金等,均為詐騙,切勿相信;

3、切勿将個人銀行卡、手機号以及驗證碼洩露給他人;

4、使用網上銀行時,要安裝必要的殺毒軟件、防木馬軟件和網銀安全控件。

騙術3:冒充公檢法詐騙      

犯罪分子利用網絡電話,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受害人郵寄包裹涉毒、洗錢、信用卡惡意透支、被他人盜用身份證注冊公司涉嫌犯罪等理由,以沒收受害人全部銀行存款相威脅,給受害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不讓受害人挂電話并要求對家人保密,同時網發所謂的“通緝令”,誘騙受害人将個人存款轉到犯罪分子所謂的“安全賬戶”,已達到詐騙的目的。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犯罪嫌疑人如果犯罪且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追捕其歸案。     

通常,大多數公安部的通緝令,隻通過内部網絡,以編号文件形式發布給全國警方協查,一般不會對外公開。  

隻有較高級别的(A/B級)才會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布,公開的内容,僅限于姓名、照片、年齡、體貌特征等。     

檢察院可以發布通緝令嗎?可以!《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嫌疑人應當逮捕且在逃,可以作出通緝的決定。但檢察院主要受理的是貪污受賄犯罪案件、國家工作人員的渎職案件以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

警方提示:

1、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辦理案件,也不會通過互聯網送達通緝令,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從未開設過任何“安全賬戶”。一旦遭遇到不法侵害,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2、對于個人和家庭的各類信息,如姓名、身份證号、手機号、銀行賬号、銀行密碼、驗證碼、家庭住址等一定不要輕易告訴他人,不輕信陌生電話,當遇到不确定的情況時不要急于做決定,先和家人聯系、溝通,或者撥打110,防止受騙。   

騙術4:QQ(微信)冒充老闆(親友)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盜取他人的QQ号碼,并使用該号碼以親屬、朋友、同事、老闆等身份,向QQ好友以生病住院、出事借錢、要求公司财務人員轉賬等理由實施詐騙。尤其是冒充公司老闆的詐騙,犯罪分子将企業财會人員作為實施詐騙的目标,通過盜取企業負責人微信或者QQ,要求财會人員向客戶指定的賬戶轉賬。由于企業财會人員對老闆的信任,往往按照老闆要求,快速辦理轉賬,導緻此種詐騙伎倆的案件相對多發且損失金額均較大。

警方提示:

但凡涉及到轉賬、借錢的問題,務必電話或當面與本人核實,确認後再實施轉賬,尤其是公司财務人員,切不能隻憑老闆的QQ留言就轉賬彙款,務必核實清楚。  

 騙術5:冒充網購客服退款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各種商家如淘寶、京東、共享單車、銀行等的客服人員,以商品不合格或系統維護,交易未成功需要退款為由,誘騙受害人登陸犯罪分子搭建的釣魚網站,獲取受害人的銀行卡信息,騙取交易驗證碼,進而轉走卡内資金。         

警方提示:

在網購時如果一旦遇到對方以商品不合格或系統維護、交易未成功需要退款為由要求你點擊鍊接、輸入銀行卡信息時,務必與商家在淘寶上聯系确認,保持線上交流,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将銀行卡的密碼、驗證碼透露給他人。   

騙術6: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微信、QQ、網絡等方式交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取得受害人信任後,以能夠獲取網上購買彩票、投資理财等平台的後門,可以輕松賺錢為由,引誘受害人投資,起初受害人能獲得收益,當受害人信以為真,并大量投入資金後,犯罪分子便會拉黑受害人,平台也無法登陸。

警方提示:

網上交友要謹慎,更不要輕信陌生人的投資理财推薦,沒有随随便便的盈利,沒有所謂的後台漏洞,更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如有交友需求,請在正規平台保持線上交流,如有投資需要,一定到正規的銀行或其他正規渠道。   

騙術7:購買遊戲裝備、賬号被騙

犯罪分子在遊戲交易平台看見受害人發布的出售遊戲賬号信息之後先與受害人聯系假裝有意購買,再冒充遊戲交易平台客服聯系受害人,以出售賬号需繳納保證金、代付功能服務費為由,實施詐騙。或犯罪分子在網上出售遊戲裝備或賬号後,再以自己丢失名義通過遊戲服務平台找回裝備或賬号,使購買其遊戲裝備或賬号人員,人财兩空。   

警方提示:

1、一定要在可信度較高的官方遊戲賬号平台交易,不要在無法保證安全性的平台或是個人社交軟件上交易。

2、一定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警惕需要額外收取或是繳納費用的行為,特别是“低價充值”、“賬戶被凍結需要充值”等,以防陷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3、提高反詐騙意識,交易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請立即終止交易,如不幸被騙,請及時報警求助。    

4.如何防騙

公安機關破獲的詐騙案件中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詐騙分子無論如何花言巧語,手法如何翻新,最後都要落到一個點上,就是要錢。所以在此要提醒廣大群衆,千萬不要輕信那種來曆不明的電話、短信,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銀行卡的信息,如果有疑問的話,要及時打電話給公安機關咨詢,或者和家人、朋友溝通,切勿輕易轉賬彙款。

1、要有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意識

每個公民都要加強保護個人信息的意識。不要輕易透露個人的姓名、身份證号、手機号、銀行卡号、密碼、驗證碼,尤其是驗證碼,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對任何人任何機構都不能輕易透露驗證碼,因為那是您錢财的最後一道防線。

2、不要有貪圖小利的心理

不要為了得到一些小禮品去輕易掃二維碼,因為很可能在您掃碼得禮品的時候,您的公民個人信息已經洩漏,如果一旦信息被販賣,您很有可能會遭遇精準詐騙。

3、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電話

如果一旦接到陌生人的可疑電話要多和家人、朋友溝通,或者撥打110咨詢,不要聽信所謂的保密規定。一旦電話中涉及到轉賬彙款,要第一時間挂斷電話,做到不輕信、不轉賬、不彙款。自稱熟人借錢的務必當面核實。

5.上當後的補救措施

補救措施五招

1 一旦發現被騙,要準确記錄騙子的賬号和賬戶姓名,保留好和騙子的聊天記錄等證據;

2 盡快撥打110并轉接反詐中心或到最近的公安機關報案;

3 及時準确的将騙子的賬号和賬戶姓名提供給民警,以便公安機關緊急止付;

4 一旦接到可疑的電話,尤其是冒充銀行、公檢法機關等人員,不要聽信對方的保密要求,務必第一時間告知家人或身邊的朋友,切勿按照犯罪分子的要求轉賬、彙款;

5 如果彙款的對端賬号(騙子賬号)明确,可以撥打該銀行的客服電話,輸入你彙款的目标賬号(騙子的賬号),在提示輸入密碼時連續5次輸入錯誤,該賬号會自動鎖定24小時,24小時内對方将無法将錢轉走。

防騙三字經

陌生号,假鍊接,需謹慎,辨真僞;做兼職,高返利,假刷單,真詐騙;公檢法,涉洗錢,通緝令,莫相信;老同學,總經理,要借錢,先确認;信用卡,提額度,驗證碼,防套路。

再次提醒

1、網上兼職刷單都是詐騙

2、網上投資理财高回報高收益的都是詐騙

3、網上辦信用卡、貸款,需填寫驗證碼、驗資繳納保證金的都是詐騙

4、網上交友誘導投資的都是詐騙

5、冒充淘寶客服退款要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6、冒充公檢法機關辦案,要求轉賬到安全賬戶的都是詐騙

7、QQ冒充老闆親友,網絡上要求财務轉款的都是詐騙

8、電話冒充熟人領導,不見面就借錢的都是詐騙

9、冒充部隊人員采購物資,要求墊資購物的都是詐騙

10、買遊戲裝備私下交易都是詐騙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