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學院動态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書山有路|《信号》—蒂姆•高特羅

發布日期:2023-04-28    作者:建築學院辦公室     點擊:

作者簡介

蒂姆•高特羅美國小說家,1947年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摩根城的勞工階層家庭。他在東南路易斯安那大學英文系任教三十年,退休後定居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市。蒂姆•高特羅著有三部長篇小說《下一個舞步》、《林間空地》和《失蹤者》和三部短篇小說集《死水惡波》、《融入孩子》和《信号》。

寫作背景

高特羅出身于藍領勞工階層家庭,是被稱為“阿卡迪亞-克裡奧爾人”或“卡津人”的路易斯安那州法國人後裔,他的作品大都描寫這些人群。蒂姆•高特羅被廣泛視為當代美國南方文學代表性作家,但他認為自己隻是“恰好生活在南方的美國作家”。但他強調天主教信仰背景對他創作影響很大。

内容簡介

《信号》這些故事大都發生在他喜愛的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沿岸,有些發生在北卡羅萊納州以及隆冬的明尼蘇達州。讀者仿佛置身美國南方炎熱與潮濕的氛圍, 看到故事中的男女為信仰和各種心事糾結,看到他們的小鎮生活、藍領工作。一台珍貴的收音機,廢棄保險櫃裡的一台神奇的縫紉機,密西西比河上的駁船,紙牌遊戲和賭場,祖父母與兒孫……他們的故事走向荒誕、不安或崇高的結局。

推薦理由

悲憫幽默之筆,寫盡底層生存百态。讀完《信号》會發現,高特羅寫的故事是規整的,總有某種相似的關聯和重複出現的意象。比如破敗的房子、失意和不幸的人、相遇和救贖等等。故事裡,有酒鬼、孤兒、老人,有沉溺在過去不願擡頭的人,有一心挂念成名的人……他們總面臨着大大小小的人生困境,就像你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混雜在一起,勾勒出形形色色的小鎮故事,乍一看總籠罩着散不開的陰郁,開篇總拉着讀者的心往下沉,或是濕冷的雨季,或是彌漫的暴風雪。他總在關切那些底層人的生活現狀,讀他的故事,總會不自覺的散發着同情心,但讀者的同情心永遠跟不上作者的善意。高特羅的故事雖然看起來冷峻,但讀到結尾處總是撥雲見日,他總能設置輕巧的機關,在某個節點掏出鑰匙,就那麼輕輕的一擰,濃霧散開,陽光照了進來,故事的底色原來是溫暖。

經典語錄

我從來都是在忙着做什麼事情,而現在我掉進了自省的激流之中,如同外面的的暴風雪一樣可怕。

如果你想出名,那麼到你自己的院子裡去,對着天空喊叫你的名字。

令他的記憶就像一本打開的長篇小說,被微風翻到後面的另一個章節。

讓那些一生都在走下坡路的人過于舒适是一種殘忍。過多的抱歉将耗盡情感,那才是真正可悲的。

不管什麼時候,一個老人死了,便意味着一座圖書館燒毀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