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弘揚志願服務在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标志作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冬奧會的“小雪花”,到疫情防控一線的“大白”;從進博會的“小葉子”,到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的“紅馬甲”……廣大志願者把服務他人、服務社會與實現個人價值有機結合起來,用實際行動诠釋志願精神的内涵。
在講座中老師提出:志願服務紮根基層,分布廣泛、觸達直接、方式靈活,能夠傾聽不同訴求,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協調社會關系,暢通社會運行,成為不同群體的“黏合劑”“連心橋”,排解矛盾的“解壓閥”“緩沖器”。

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對志願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關愛老齡人口,需要志願者具有更多護理知識;守護綠水青山,需要志願者具有更高的生态保護專業素養;服務鄉村振興,需要志願者更好把握農業農村發展規律,等等。廣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持續提高服務的精準化、專業化水平,志願服務才能不斷适應經濟分工越來越複雜、社會治理越來越精細的趨勢,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發揮積極作用。

展望未來,志願服務大有可為,也大有作為。志願者用實際行動彰顯了責任意識,使命擔當,畫出了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同心圓。新征程上,同心協力推進志願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志願服務的積極作用,廣大志願者必将續寫無愧時代、不負人民的新篇章。
